赛德克·巴莱
- 36
- 2025-02-14 01:08:41
- 72
赛德克巴莱结局?
结局很悲壮,雾社事件后,日军发起围剿,土著面对正规军的围剿,族人里女人男人分开自杀,族长一人独自进山打游戏,剩下的族群遗孤被日军俘虏,莫纳鲁道的尸体在几年后被发现,日本人当作战利品运回日本,后来交还台湾,而后失踪。
赛德克巴莱主角是谁?
莫那鲁道
《赛德克·巴莱》讲述了台湾世居少数民族抗日英雄莫那鲁道的事迹,许多观众都是通过这部电影加深了对这位英雄的认识。莫那死了。最后猎人找到了莫那的尸体,电影分上下两集,结局在第二集(彩虹桥)
故事最后,日军使用飞机投掷路易氏毒气弹,演变成原住民以猎枪、番刀、木棍等原始武器,对抗飞机、大炮的局势。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对峙,抗日族人死伤惨重;赛德克妇女此时也为了使自己孩子、丈夫无后顾之忧,于是纷纷先行上吊自缢;残存的男人们则在脸孔纹面,以赛德克记号,誓死抵抗、宁死不屈。
《赛德克·巴莱》在台湾的票房好吗?台湾人认可这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吗?
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一部台湾电影,用心程度点滴可见。虽然全部用听不懂的少数名族语言,但确切的传递出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在,除了电影开头人与自然美丽的场景,全民抗战中妇人集体自杀把粮食留给男人的场景看的我泪如泉涌。
整部电影很细致的刻画了人物的内心,这是台湾电影所擅长的。而魏德圣这部电影赢在细节把握到位,虽然大陆抗战题材比这个惨烈的比比皆是,但是总感觉人文情怀不够,口头嘶吼过多。
而这部电影虽然也集结了很多明星的支持,赢得了金马奖多个奖项。宣传发行销售的失误,葬送了本应该在大陆引起共鸣,创造高票房的机会。
我个人非常认可这部片。
但是看了很多评论说这部片子美化侵略,涉嫌台独。我是真的不敢苟同,不知道是大家手撕鬼子看多了还是怎么,觉得侵略片如果不够血腥就是美化,文化入侵比血腥屠杀更可怕,它能从根本上颠覆你这个族群。说是台独片的我真是醉了,电影里讲的是原住民,对他们来说任何外人都属于入侵者,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,如果这算台独,那好莱坞拍一部希特勒的电影就是反和平支持法西斯?
国家统一肯定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结局,但大部分人考虑的往往是何时收复台湾而不是台湾何时回归。
至少这部电影所体现出来的三观在大陆是不被接受的,导演极尽能力美化侵略,在他眼里,侵略者代表着现代文明,反而原住民是野蛮的,不讲理的。
但是在台湾,这部电影是被接受的,台湾的主流意识认为日本没有侵略台湾,所以他们称日治时代而不是日据时代。这里的差别自己体会
《赛德克巴莱》,是台湾电影史上,第一部本土制作大片,也是最后一部本土大片,因此它是台湾电影史上唯一一部大片。
《赛德克巴莱》上下2部合计在台湾取得约8亿票房(新台币,下同),人民币和新台币汇率近年来一直稳定在4.5-5之间,也就是说,《赛德克巴莱》票房相当于人民币1.7亿左右。
咱们说说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。
历史上,台湾电影一直不成气候,除了侯孝贤、杨德昌等导演拍的文艺片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,台湾的商业片一直没有发展起来。
这是因为台湾电影市场太小,池子太小没法养大鱼。在8、90年代,台湾市场一直是香港电影的天下。当时香港电影在台湾取得的票房甚至高于香港本地。所以台湾市场(也包括东南亚等地)养活了香港电影人,但是却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商业电影。台湾电影人也都是去香港发展,比如吴宇森就是台湾人,演员方面舒淇啊,王杰啊,周杰伦啊,......都是去香港发展,台湾本土电影根本就不行。
90年代末期,香港电影也不行了,好莱坞大片一统天下,自那时起一直到现在,无论是香港还是台湾,每年票房最高电影都是好莱坞大片。
以2017年来看台湾地区电影票房情况是,全年电影票房约100亿新台币(大概相当于人民币22亿不到),好莱坞大片占了四分之三,台湾本土电影加大陆电影一共只有7亿新台币。
其中大陆电影要想在台湾省上映,还必须抽签,所以票房也都很少。
这些年台湾电影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。
但是面对这种情况,有一些台湾电影人还是想做出一些优秀本土电影,魏德圣就是其中佼佼者。
魏德圣很早就想拍一部反映台湾原住民精神的电影,就是这个《赛德克巴莱》,据说筹备了12年。
2003年魏德圣拍了一个5分钟的短片,算是个概念片,然后拿着这个电影项目找那些电影公司老板要投资,对方都一口回绝,你这电影预算吓死人,拍了肯定亏本。据说拍摄成本要2、3亿新台币,大家想想,当时台湾电影票房连达到1亿新台币的都很少,老板们怎么敢投资呢?
魏德圣只好等。
2008年魏德圣拍了个小成本的电影《海角七号》,火了,最终票房5亿新台币,到现在为止依然是台湾本土电影票房冠军。
这部电影让魏德圣大赚了一笔,于是魏德圣把赚来的钱,全部投进去拍《赛德克巴莱》。当时魏德圣盯着票房总冠军导演的名头,老板们也都舍得投资,于是《赛德克巴莱》终于可以拍摄了。
这部电影绝对是大制作,光是群众演员就动用了上万人次,各种战争动作戏份制作都非常精良。
最终2011年在台湾上映,上下2部合计票房约8亿新台币。
但是还是亏本了。因为这部电影计划投资5亿新台币,后来超支到7亿,搞得很多演员都是欠着薪水在拍戏。后来魏德圣没办法找几个大牌明星借钱,据说周杰伦借了几千万新台币。
票房8亿的话,片方分账票房只有4亿不到。
这部电影2012年在大陆上映,因为网上已经有高清版本流出,加上当年电影市场还不像今天这么火爆,最终票房只有1600万人民币(不到1亿新台币)。加上其它音像版权,这部电影最终亏了大概2亿新台币的样子。
魏德圣也因为这次严重亏损,后来基本上没有再拍电影。
但不能说《赛德克巴莱》票房不好,实际上当年上映时候,很多台湾人都呼吁更多人去电影院支持。因为这是真正的本土史诗大制作电影。只能说台湾电影市场太小了,实在无法撑起这么大的投资。
大家看,这是台湾电影史上本土片票房情况
《赛德克巴莱》2部都排进前十名,不能算不好。
李安的大制作《色戒》也只有2.8亿而已。
我们熟悉的《我的少女时代》和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分别是3.4亿和4,1亿。
要说起台湾人对这部电影的看法。其实当年这部电影在台湾还是引发了轰动效应。
关于这段历史,可能说起来比较复杂。不过这部电影既然吸引了这么多人去电影院看,自然也会有大量相关讨论。
至于他们到底如何讨论,现在也很难搞清楚了。
算了这个话题就不多说了。
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在相当长的时期内,再也不可能拍出像《赛德克巴莱》这样的电影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赛德克·巴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赛德克·巴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上一篇:韩国大尺度激情电影推荐
下一篇:故乡别来无恙电视剧星辰影院